发布于  更新于 

曹操——一个彻头彻尾的聪明人

曹操这个名字,大家可能已经耳熟能详了吧。这个人的传奇经历是我们多少都有耳闻的。我认为,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聪明人。

曹操

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”当时的人就这么评价他。但是,他小时候却丝毫没有展示出这种特质。他小时候最喜欢围猎比武,用四个字来评价他一点也不言重——游手好闲。但是那时,他的精明已经有了一些显露。

这件事还得从曹操的叔叔说起。这个叔叔很有意思,他对曹操印象不好,嘴巴又闲不住,于是就总是在曹嵩面前数落曹操。曹嵩每次听见弟弟这么一说,都追着曹操揍。曹操见这也不是事啊,就心生一计。于是有一次,他看见了他的叔叔,他就装中恶风,多嘴的叔叔就告诉曹嵩了,曹嵩就去问曹操有没有此事,曹操当时却活蹦乱跳的,没有一点生病的迹象。他自己也和父亲说没有这回事,装成十分惊讶的样子。曹嵩见状,就对弟弟有些怀疑,再加上曹操的三言两语,他更是不相信自己的弟弟了。

虽然曹操这样做是不对的(耍小聪明),但是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精明。

在后来曹操与张绣的交往过程中,也能看出曹操的精明。

张绣一开始是归顺曹操的,但是由于一些说不得人的原因(此处省略),曹操把他给激怒了。张绣开始反叛。第一次打张绣,曹操的猛将典韦、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牺牲了,曹操十分伤心愤怒,但这时他急忙重振旗鼓,进攻张绣,张绣这时骄傲万分,哪经得住这么打呀,节节败退,曹操获得了一次胜利。后来,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要重新投奔曹操,曹操这时也展示出了他的智慧,几番犹豫踌躇,他放下之前的恩怨,重新善待张绣,由此不仅收获了张绣这名将领,还得到了贾诩这个拥有智谋的军师,增强了他的力量。他这样不计前嫌,是一种顾全大局的做法。

虽然曹操精明又顾全大局,但是他的缺点也很多,毕竟很多人都认为曹操不是个善茬,这也是事实。

曹操的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多疑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写道:

操与宫坐久,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。操曰:“吕伯奢非吾至亲,此去可疑,当窃听之。”二人潜步入草堂后,但闻人语曰:“缚而杀之,何如?”操曰:“是矣!今若不先下手,必遭擒获。”遂与宫拔剑直入,不问男女,皆杀之,一连杀死八口。搜至厨下,却见缚一猪欲杀。

这一段写了曹操杀吕伯奢的过程,曹操听见吕伯奢说“缚而杀之,何如?”这句话就起了疑心,直接“拔剑直入,不问男女,皆杀之,一连杀死八口”。后来曹操“搜至厨下”才发现吕伯奢是“缚一猪欲杀”,他没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就乱杀人,只得仓皇逃跑。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然有争议,但也能使我们明白曹操是个狡猾多疑的人。

如果你认为这个故事不能当真,那么曹操杀华佗这件史实总是可以证明曹操狡猾多疑的特点了吧。曹操让华佗来治疗他多年的头痛,华佗诊断后发现要先劈开曹操的头颅,再用麻醉散麻醉,动大手术。但是曹操又开始多疑,以为华佗要杀害他,于是就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。

曹操的多疑使他背上了罪名,让罗贯中这些人钻了空子,对他的形象进行了一番丑化,最终塑造出了一个说出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”的曹操。

曹操这一生,可谓是相当精彩。他的聪明和顾全大局使他能够成为三国一霸,但他的多疑使他白白冤枉了不少人。他是一个复杂、多面的人,但是不管怎样,他都是一个伟大的人。

曹操,这个彻头彻尾的聪明人,是一个传奇。